搞砸夏令营申请天博APP下载!真的很简单!

  常见问题     |      2023-04-19 15:52

  天博APP下载2023年夏令营申请季即将开放,作为保研冲刺的开始,夏令营这场战役可谓至关重要。今天岛主就来为大家整合一下夏令营申请的那些误区,保研er们一定要谨慎对待哦~

  不少同学认为只要专心提高绩点,就可以任选高校和专业,只要个人实力强,跨保并没有什么门槛。那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个历史学GPA3.9的同学申请跨保工商管理,没有任何经管相关专业基础,而且还在经管专业本身就很卷的情况下真的能成功上岸吗?

  事实上,不同院校和不同专业的申请要求也会有所区别,像金融学、计算机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就对申请人的专业要求较高,有些还会组织现场笔试。

  因此对于有意向跨保的同学来说,一定要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申请要求,提前准备。

  此外,同学们还要及早确定研究方向,确保自己有跨保专业相关经历,比如准备对方专业相关实习、竞赛、论文等,向对方院校老师展示你的专业基础,最好还可以展示跨保专业和本科所学专业的联系。

  岛主推荐:3800+院校保研项目招生详细要求汇总表.xls

  众所周知保研对本科院校门槛要求较高,有些同学甚至会产生只要有985学历傍身就肯定差不到哪去,就算没有科研经历也无所谓的想法。

  事实上,虽然高校招生都会比较重视生源,但这并不是最主要因素,还是需要靠个人硬实力说话。研究生是个做科研的过程,老师们都会偏爱科研经历丰富的学生,试想一个没有任何科研经历的985学生和一个本科就发了2篇核刊的同学你会怎么选?

  现在保研人数越来越多,即使是985内部都供不应求,同学们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抓紧时间提升背景,打铁还需自身硬!

  虽然参加比赛能为夏令营提供获奖材料,提供保研加分,但并不是所有的比赛都可以实现加分,有些同学为了简历好看只参加大型赛事(如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小比赛不闻不问,结果全都折戟沉沙,简历依旧一片空白。

  其实一些小比赛也是比较有含金量的,比如学科领域内高校间举办的论坛或征文比赛等等,例如公管专业可以关注模拟市长比赛、北辰论坛,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关注人大五四杯等比赛,一方面周期短,相对容易获奖;另一方面还可以积攒经验,为参加大赛做准备。

  临近夏令营,不少同学会感受到来自朋辈的压力,“身边的人都发过论文了,现在发论文虽然不能发c刊,但有论文总比没成果强吧?“

  论文有没有用要看对方学校和专业领域是否认可,如果为了追求发表的结果投稿到业内出名水刊,很容易给人留下你科研能力不行的印象,反而会给自己扣分,尤其是对于有读博打算的同学来说,就更要慎重投稿,否则很容易成为自己的“学术污点“,影响个人发展。

  总而言之,论文不一定要发表,重要的是质量要过关,即使没有已发表论文,有一篇优秀的参营论文也会给自己增加制胜筹码!

  保研夏令营一般要求提交前五学期成绩,但最终确定推免资格是要综合考察本科前六学期的成绩,如果因为准备夏令营而导致期末挂科,可谓得不偿失。

  岛主友情提醒:各位保研er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优先准备期末考试,保证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再投递夏令营。如果排名上升的话还会扩大选择范围,在预推免“大放异彩”!

  夏令营院校收到的材料往往是数以百计,甚至上千。不少保研er想要另辟蹊径,用独特的简历吸引招生老师注意;但如果选择太花哨的图案或者模板时,会让人觉得你不够正式,太过随意。所以保研er需要在内容上下功夫,高校在审核材料时会格外关注成绩、英语四六级分数、科研经历等因素。

  因此岛主建议大家选择大气简约的模板即可,把重点放在打磨内容上,彰显个人特色。

  岛主推荐:保研简历制作手册、保研文书模板大礼包

  在写个人陈述或者简历时,一般都包括教育背景、获奖情况、科研竞赛经历和实践工作几个部分,很多同学认为反正文书讲的都是个人经历,只要不写学校名字都交一篇就够了。

  事实上,不同学校要求的申请材料在字数限制(700、1200、1500字等)、格式范例和筛选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如果对方院校给出了格式却没有按要求提交,材料就很容易石沉大海。而且如果在A校的文书title中写到了B校的名称,材料张冠李戴,会让招生老师觉得大家态度不诚恳,直接pass。

  此外,有些院校看重科研经历、有些看重实习经历,大家最好提前了解院校偏好,根据院系特色来写文书,有针对性地准备,这样入营概率会更大哦~

  很多同学可能认为只有在简历、个人陈述里多夸自己才算得上是一份好的包装,过分夸大自己在某段科研经历中的作用,甚至不惜造假来博人眼球。

  但对方院校老师阅人无数,面试一问就知道你的真实水平,一味夸奖自己反而可能被认为不够诚实,而且如果涉嫌材料造假就算拿到offer也大概率会被取消录取资格,影响个人信用。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能你觉得平淡无奇的经历在别人眼里就是亮点。

  专家推荐信老师职称高、名气大自然认可度高,但如果仅仅为了名气找一位你完全不熟悉的老师写推荐信,很容易出现内容空洞、无法展示你的特点等问题。

  岛主推荐大家最好还是找title相对较高,对你自己比较熟悉的老师,比如任课教师、班主任、项目指导教师等,一方面对你的学术表现、个人经历会比较认可,另一方面老师还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跟对方院校老师打个招呼,提前打个照面希望更大!

  奖项不论大小,只要写上去就肯定比不写要好,写得越多入营机率真的就会更大吗?

  一般来说,夏令营系统最好填写校级以上荣誉奖项,优先级顺序往往是国际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含金量越高的越要写在前面。如果奖项不分类别,不分大小堆砌在一起很容易给人造成逻辑混乱的印象。有些院校还在夏令营公告中明确限制奖项级别,如华中科技大学公管学院。

  作为院校筛选的重要标准,外语成绩是包装自己的一大要素。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分数低填了也没机会,一直等雅思、六级出分,迟迟不填系统,结果等到最后都忘记了截止时间,与梦校失之交臂。

  岛主友情提示各位保研er:外语成绩并不是筛选的唯一因素,还可以靠其他方面来弥补短板,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准备文书、考语言证书、填报系统都是可以一起准备的,天博APP下载如果实在来不及也可以先填已有分数。

  夏令营确实是通过面试选拔后才发offer,但是并不代表前期提交材料不重要。普遍来说,夏令营面试一般包括自我介绍、简历面、专业面、行为面、压力面等部分,但面试风格根据院校和专业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异。

  有些学校重视专业功底,面试时候注重基础理论的提问,如中山、武大等;有些学校科研性较强,面试会根据参营论文来提问,比如中科院、社科院等院校,而且参营论文写的不好很可能连入营都拿不到,因此保研er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准备哦~

  人人都有名校梦,这无可厚非,top院校竞争激烈程度也自然不必多言。但是如果一味地只冲排名靠前的学校,很可能陷入“夏0营”的困境。

  保研er最好选择分梯度投递的办法,在个人定位的基础上按照“冲稳保”原则合理择校,划分大致的院校范围。在择校时也要结合个人兴趣、地理位置、未来规划、入营难度和offer效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海投确实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上岸的概率也更大。但随之而来的是成倍的材料和繁琐的流程。2023各大高校大概率会线下举办夏令营,客观上会大量消耗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除正常参营流程外,同学们还要计算路程往返时间以及夏令营时间是否冲突的情况。可以选择适当海投,但切记投递后早做取舍,有问题提前与对方老师沟通。

  联系导师有概率为自己争取来有限的入营名额或者offer,但这并不是万能的,不仅要看老师在招生过程中是否有话语权,还要看老师愿不愿意推荐你。

  而且联系导师并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强制项,最好等到收到入营通知后再通过邮件联系导师,表明来意。如果每个学校都联系导师的话很可能起到反作用,毕竟学术圈就那么大,老师们都互相认识,而且联系老师最后自己不去也会对个人信誉产生影响。

  提交网申只是申请目标院校的第一步,后续很可能还有邮寄材料、邮箱确认等环节。保研er们一定要认真查阅对方院校官网通知,留意网申系统和邮箱信息,有些学校会因为申请材料不完整、没有收到邮寄的材料等,要求申请者进行补交。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关注各个时间节点,定期查看夏令营系统和手机短信、邮箱等通知,防止错过重要信息而功亏一篑。

  2023很多高校夏令营都改为线下,部分院校要求完成系统报名后邮寄报名材料或者参营时现场携带资料,例如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19年就提到不要提前寄送材料,必须现场携带原件。

  保研er们一定要提前关注好目标院校的项目要求,如需寄送纸质版,预留充足的时间,包括丢件补送或特殊情况寄送延误的时间,避免耽误了申请进度。如果不需要提前邮寄也一定要留意正式开营时间。

  临近参营才发现身边的同学一个比一个优秀,看了往年的录取比例又不到一半,耗费那么多时间也是陪跑,直接放弃算了。

  夏令营offer发放有时候是一种玄学,并不是谁背景好就一定是优营,很可能因为你面试表现好就成为黑马。而且很多头部高校保研只开放夏令营招生,不开设预推免和九推,如果错过夏令营就没有机会了。

  同学们一定要结合个人意向,提前搜集对方院校考核相关信息,用心准备,也许下一个拿到offer的就是你!

  一些学校讲座要求全勤或者要求在结营仪式前提交讲座心得,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要求提交学术讲座心得,这种同学们就不能忽视学术讲座了。

  在夏令营参营之前同学们一定要对自己报名的学校摸根知底,打探夏令营考核流程和考核题目,针对性地加以准备哦~

  从某种意义上讲,“优秀营员证书”约等于“录取通知书”,但并不是所有的“优秀营员”都能最终被录取的。很多学校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优营附加条件,有些需要联系导师确认,有些还需要继续参加预推免复试,有些还要签订承诺书,在推免系统开放规定时间内报名,更有些学校优营只是择优录取,并没有录取效力,同学们一定要通过多种渠道打探消息,确认好拿到优营是否还需要准备其他事项。

  一般来说,在国家推免系统上确认拟录取就意味着保研结束,但如果保研后就放飞自我,录取资格还有可能被取消,比如学分成绩出现挂科、毕业前有处分记录、毕业论文成绩不达标、拿不到本科双证、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等行为都有可能影响个人录取。

  因此,即使确认拟录取后保研er也需要脚踏实地,注重每个细节,完成毕业需要的各项学分要求,千万不要在最后关头掉链子。

  以上就是岛主根据往年保研er夏令营申请经验整理的20+条避雷指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希望各位保研er读完都能有所收获,在夏令营各个环节成功避坑,“研”途顺利!